无人机化身疫情防控“急先锋”+ 查看更多
无人机化身疫情防控“急先锋”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0-02-13 09:39
疫情之下,一段无人机喊话村民的视频爆红网络后,类似的案例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人口众多、管控宣传压力大的地区。利用无人机高空喊话这一科技手段,在夜间巡查期间,对聚集人群进行了有效驱离。一架无人机的作业效率,相当于20个人工在地面开宣导车的作业效率。每架无人机每小时的巡查监控范围最大达到10平方公里。那么无人机在这次防疫工作中扮演了那些重要的角色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消毒员”
“目前,一台植保无人机每次可承载消毒液16升,可续航时间10分钟左右,喷洒作业面积达1万平方米,可以进行早晚两次的消毒。新型的无人机操作非常便捷,消毒液在空气中易分解,在喷洒消毒液结束后半个小时,雾滴基本上已经完成沉降。”飞手们在完成消毒液灌装后,远程操控起无人机,不多会儿就完成了场地消杀工作。植保无人机不仅可以作业于农机合作社、农贸市场,还可以对厂区面积较大的工厂进行消杀,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巡查管控员”
我是无人机,接到指令后我开始了一天的飞行,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对城区所有道路实施巡查管控,对路上与疫情防控无关的行人进行喊话、劝阻、曝光。我每飞到一处封闭式管理的小区,操作员就会进行广播宣传。



“体温监测员”


“物资配送员”
河北省白洋淀地区站长邓华山,他表示在近期的配送任务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这里本来地形就很复杂,现在由于疫情影响,封村封路,有货送不出去,希望无人机能给我们帮帮忙!”疫情就是责任。对周围的环境和飞行路线进行勘测后迅速搭建航线。这条绕行需要100多公里的距离,在无人机的飞行下,变成了2公里,全程只需要十几分钟。


在线学习
停课不停学!鉴于目前“新冠肺炎”传播的严峻形势,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要求,作为一家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教育科技公司,思创优学联合中国电子学会向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无人机编程课程。
本次推出的无人机编程课由无人机编程高级指导教师倾情授课,学生无需注册用户信息、无需无人机硬件设备,关注思创优学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思创优学官网也可以登陆中国电子学会“CIE教育”微信公众号,即可以免费观看学习
编程无人机课程,综合了通信技术、控制理论、力学原理、工业设计等多个学科知识。学习编程的基本知识,培养严谨的“计算思维”方式,学会分解任务、观察规律、算法设计,并对Scratch编程平台有所了解。同时通过特定的编程软件对无人机进行编程控制,对无人机的原理和编程有初步的了解。

分享到: